跳到主要內容
首頁 > 藏品資訊
:::
藏品資訊
日本真鱸藏品圖,第1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日本真鱸藏品圖,第2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日本真鱸
  • 藏品記錄
    • 編 目 號:NTMP0751
    • 中文 名稱:日本真鱸
    • 數 量:1
    • 單 位:
    • 全長(吻肛長):205
    • 型態特徵:體長橢圓形而側扁,背部稍隆起。口端位,下頜稍突出於上頜;上頜骨後端平截並延伸達眼後緣下方。上、下頜、鋤骨與?骨均長有絨毛狀齒帶。前鰓蓋骨後緣有鋸齒,隅角處有1根強棘,腹緣有棘突3根,主鰓蓋骨有2棘。被細小櫛鱗,不易脫落。背鰭硬棘與鰭條間有深缺刻,具硬棘XIII,軟條13;臀鰭硬棘III,軟條8;尾鰭叉形。體背部青灰色,兩側及腹部銀白色。體側上部散在黑點。背鰭黃褐色,散在黑點;臀鰭黃褐色而具暗色斑紋;尾鰭淡色至灰黑色。此類魚之分類地位仍有存疑,Nelson (1994)將此類魚暫列為不確定魚而暫列於真鱸科(Percichthyidae)。
    • 取得方式:複查補行登錄
    • 到館日期:2003/12/29
  • 採集地理資訊
    • 採集地:臺灣
    • 採集日期:1945.10-1955.4
    • 世界分布:西太平洋
    • 台灣分布:礁區、河口、淡水、近海沿岸
  • 物種分類資訊
    • 門名: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
    • 綱名:條鰭魚綱Actinopterygii
    • 亞綱名:新鰭魚亞綱Neopterygii
    • 目名:鱸形目Perciformes
    • 亞目名:鱸亞目Percoidei
    • 科名:真鱸科Percichthyidae
    • 學名:Lateolabrax japonicus
    • 命名者:Cuvier
    • 命名年代:1828
    • 中文俗名:七星鱸、花鱸、青鱸、鱸魚
    • 英文俗名:Perch, Sea bass, Japanese seaperch, Japanese sea bass, Japan sea bass
    • 大陸名:花鱸
    • 模式種產地:Japan
    • 藏品部位:全魚
    • 保存方式:酒精浸液
    • 發育階段:Adult
    • 棲息深度:5
    • 最大體長:102
    • 有毒魚類:
    • 食用魚類:
    • 觀賞魚類:
    • 經濟性:
    • 漁業利用:一般以定置網、刺網、延繩釣與一支釣等法捕獲,已能人工養殖。本種可清蒸、紅燒、煮湯;更被視為手術後食補之魚。
  • 藏品描述
    • 描述:日本真鱸又名七星鱸,肉質細緻、富含蛋白質,其魚皮又有膠質,因此被認為有助傷口癒合,因而成為大眾記憶中富含營養且適合手術後患者滋補的食材。臺灣野生鱸魚數量少,在臺灣以淡水養殖為主,但過去放養需依賴天然魚苗,後來人工繁殖成功而逐漸取代天然苗;臺灣淡水養殖業者以往利用其掠食特性,來控制池中魚群密度[2],因此養殖數量不多,過去視為昂貴的魚種。後來鱸魚養殖進入高密度集約養殖,七星鱸成長極為快速,養殖6-10個月即可達到上市體型[2],大眾也普遍容易取得,鱸魚也因此開始成為大眾記憶中富含營養的魚類,自1980年代農曆新年期間不少年菜廣告強調養生健康概念,以藥材清蒸的鱸魚也成為重要的年菜[3]。

      註釋或參考文獻:
      [1] 邵廣昭。2019。臺灣魚類資料庫網路電子版。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。
      [2] 劉富光、周昱翰。 2001。漁業輔導專刊1-雲嘉地區主要魚貝類繁養殖技術彙集
      [3] 方慧詩等人。2021。《永續年夜飯¬—人類世的餐桌》。國立臺灣博物館。